生態環境部:將從廢塑料治理和垃圾分類兩方面推進“無廢城市”建設 | ||
發布時間:2020-04-13 / 瀏覽:6942 | ||
4月12日下午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,會上,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周志強介紹,目前全國共有11+5個城市和地區正在按計劃推進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試點,浙江省、吉林省政府已經決定在全省開展“無廢城市”。下一步,將重點從“加強塑料污染治理”、“落實垃圾分類”等方面推進“無廢城市”建設。 據悉,“無廢城市”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,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,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。踐行綠色生活方式,則是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重要任務。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周志強表示,下一步將從以下幾方面重點推進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“一是通過發布綠色生活方式指南,制定無廢商圈、無廢飯店、無廢公園、無廢景區、無廢學校、無廢機關等創建標準,引導公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二是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,限制生產、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、塑料餐具,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,擴大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應用范圍。三是全面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,推動同城快遞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全面運用。四是率先落實垃圾分類要求,推動資源化利用。” 周志強還介紹,全國醫療廢物和醫療污水處置平穩有序,沒有發現因疫情防控影響環境安全的情況。醫療廢物“應收盡收、應處盡處”,基本實現了“日產日清”。 截至4月10日,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74噸/天,相比疫情前的4902.8噸/天,提高了23.9%。4月10日,全國共收集醫療廢物3701.8噸,其中涉疫情醫療廢物262.6噸,占7.1%。當日全國集中處置醫療廢物3692.3噸,涉疫情醫療廢物全部得到及時轉運處置。自1月20日以來,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25.2萬噸。 | ||
| ||